5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發揮科技領軍企業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組成部分的作用,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提升我國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金句直抵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在科技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共鳴
大家認為
講話再次發出了向科技強國進軍的“動員令”
指明了具體方向和路徑 吹響了集結號與沖鋒號
中國建材集團科技工作者也暢談了自身體會
彭壽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
不參加與自己專業無關的會議,專心把學術上的事做好。要嚴謹治學、嚴于律己、潛心科研,不辜負黨和國家對院士的期望。
——人民日報
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我們要在原材料上解決難題?;趯Ω叨嗽牧系钠惹行枨?,目前我們科研團隊已經做出了超薄可折疊的玻璃。未來無機材料和基礎材料將有很大的發展,我們正在積極參與航空機身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的研發攻關。
——光明日報
這次疫情防控,我們被“卡脖子”的一塊就是疫苗的玻璃管,原先是小眾產品,靠進口,現在國家這么大的用量,如果解決不了,壓力會非常大。我們終于把它做出來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要在原材料上解決難題。
——科技日報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著力為國家科技創新“補短板”,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研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人民政協網
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內心非常激動,思想備受震撼。講話總攬全局、思想深刻、語重心長,也說出了我們科技工作者的心聲,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安徽衛視
凱盛科技
凱盛科技第一時間行動、第一時間組織、第一時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十大上的重要講話,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紛紛表示,要以周育先董事長“四個聚焦”的指示要求,繼續在集團新材料板塊,保持科技創新先人一步的“金字招牌”;繼續以問題為導向,從國家和集團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打造中國建材“創新名片”;繼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成效,不斷落地落實玻璃新材料“3+1”戰略布局,為集團建設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貢獻凱盛創新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建材總院
6月1日,中國建材總院召開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眾心向黨、自立自強”座談會,專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致中國建材總院王益民同志和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對總院科技工作的戰略部署,參會代表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令人備受鼓舞、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問候備受感動、對我國科技事業的部署倍增信心,周董事長的一封信為總院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指明了方向,總院廣大科技工作者將以更加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為集團戰略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南玻院
堅守國家隊陣地,按照“新材料產業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改革發展的先鋒隊” 發展要求,突出戰略重點,聚焦膜材料、大特纖等主導產業,圍繞“四個面向”布局攻關大飛機發動機葉片、核電材料、高硅氧纖維、復合材料檢測評價等卡脖子技術任務,增強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落地,促進高性能纖維和相關產品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領域取得更多創新突破,努力打造“新材料領域一流轉制院所”,為集團新材料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中復神鷹
中復神鷹已順利完成國資委專項項目《T1100級碳纖維產業化制備》《T800級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建設》等2020年攻關目標內容并通過國資委考核評估,推進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發展再次取得新成果。中復神鷹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集團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繼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盡銳出戰,加大高性能碳纖維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為集團加快培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晶體院
晶體院全體班子成員在專題學習習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時表示,堅決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一要落實“科技攻關要堅持問題導向”,在基礎原材料上解決國家戰略需求,發揮央企使命,做好技術引領;二要打造國家級人工晶體雙創基地,踐行“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做好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社會,行使央企擔當;三要落實“一院一基地”發展戰略,做強做大主業。努力做人工晶體領域的技術引領者,產業孵化者,行業服務者,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近年來,中國建材集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增強創新創造意識,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標志性科技創新成果。
5月30日,在第5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國資委向全社會發布《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0年版)》,中國建材集團T800級高性能碳纖維、藥用玻璃材料、高端PCB用特種電子玻璃纖維及制品、集成電路關鍵裝備用石英玻璃基板及精密碳化硅陶瓷零部件、熱等靜壓氮化硅陶瓷球、耐熱高強度鋰離子電池隔膜六項科技創新成果列入《目錄》關鍵材料領域,這是中國建材集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具體實踐。
T800級高性能碳纖維


T800級高性能碳纖維,產品牌號為SYT55,是高性能纖維材料的重大創新突破。SYT55高性能碳纖維以其高強度、高斷裂伸長率等優勢已經成為航空航天、壓力容器、高端體育等領域不可或缺的戰略性新材料。主要應用在對結構件的強度、剛度、變形量、韌性、耐候性、耐疲勞性要求較高的部件,如軍用固體發動機殼體、艙段、航空發動機機匣、壓力容器等。SYT55碳纖維拉伸強度達到5900MPa以上,拉伸模量達到295GPa以上。其在力學性能、工藝性能上均到達了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已實現了千噸級工程化穩定生產。
藥用玻璃材料


凱盛君恒采用國際通用的“全氧燃燒”熔化和丹納法成型工藝,填補了國內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的空白,將推動藥玻行業轉型升級,促進國民用藥安全。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經加工成為藥用玻璃包裝瓶,包括安瓿瓶、西林瓶、卡式瓶、預灌封注射器,可用于生物制劑(疫苗)、血凝制品、凍干粉、注射劑等藥品的包裝。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的耐水性、耐酸耐堿性、抗冷凍性、熱穩定性等都遠優于國內大量使用的低硼硅玻璃,是國際公認的安全藥包材。
高端PCB用特種電子玻璃纖維及制品


超細玻璃纖維及制品:超細的纖維直徑和超薄的電子布厚度使其具有優良的性能,對PCB的輕量化、微型化等起著決定性作用,可用來制造更薄、更多層數和更高電路密度的PCB印刷線路板,滿足如微機電系統、微光學器件等技術需求,產品廣泛應用于微光學器件、微芯片、光學遙感技術攝像機等高端電子信息領域。
Low Dk電子玻璃纖維及制品:(英文全稱low dielectric constant)是一種具有低介電常數(Dk)、低介電損耗(Df)的電子玻璃纖維,與E-glass電子玻纖相比,其介電常數降低30-32%,介電損耗降低57%,密度降低11%。Low Dk電子布作為5G基站、智能手機、物聯網、大數據、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高端電子信息產業用PCB核心基體材料,其優良的電性能對高頻、高速、大容量的PCB起著決定性作用。
集成電路關鍵裝備用石英玻璃基板及精密碳化硅陶瓷零部件


中國建材總院突破了碳化硅及高純石英材料設計、近凈尺寸成型凝膠注模成型技術、復雜部件高溫燒結與反應連接技術、高純石英CVD快速制備技術、超精密加工技術,研制成功集成電路制造裝備用高純石英材料及碳化硅精密零部件成套技術,并建立我國首條石英玻璃基板成套生產線,滿足如光刻機、刻蝕機、激光淬火、劃片、晶圓檢測等核心裝備及核心制程工藝要求,解決了光刻機方鏡、光刻機用高純石英掩模板、掩模臺、工件臺、微動臺、粗動臺、真空吸盤、氣浮導軌等部件等 “大、厚、空、薄、輕、精”的結構的制備問題,同時滿足部件高比剛度和精良的光學設計要求。該技術解決了光刻機這一國家戰略高科技產品的核心材料及關鍵部件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為集成電路制造關鍵裝備用高純材料及精密部件的國產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市場前景廣闊。
熱等靜壓氮化硅陶瓷球


氮化硅陶瓷被譽為“結構陶瓷皇冠上的明珠”,具有輕量化、高強韌、自潤滑、耐腐蝕、絕緣等優異性能,氮化硅陶瓷球作為陶瓷軸承滾動體廣泛應用于高端精密機床主軸、汽車、風力發電機、航空航天發動機及傳動系統高轉速、高精密陶瓷軸承領域,以及大運載火箭發動機、導彈發動機,武裝直升機發動機及傳動系統、空間宇航系統等國防領域,是發動機和傳動系統陶瓷軸承的關鍵配件。但國內一直受到美、日兩國的限制和壟斷,長期依賴從日本和美國兩個國家進口,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關鍵配件發展的瓶頸,特別是給軍工領域的高端裝備配套的“卡脖子”基礎配件。
耐熱高強度鋰離子電池隔膜


隔膜是鋰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隔膜的品質直接影響電池容量、充放電循環壽命、阻燃止爆安全性能等指標。目前,我國烯烴多孔隔膜存在熱收縮和強度差等缺點,致使鋰離子電池在安全性能及電池綜合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端隔膜成了國產鋰電池難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國產鋰電池企業“走出去”的后腿。中材鋰膜公司通過在基膜一側設置耐熱性涂層,耐熱涂層能改善隔膜的耐熱性能,減小熱縮;通過工藝優化提升基膜的強度,改善電池的安全性能。該產品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使用性、工藝性,產品具有強度高、短路率低等特點,改善了現有隔膜產品不足,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
長期以來,中國建材集團緊盯國家重大戰略、國防安全和重大工程任務,強化協同創新攻關,突破了特種膠凝材料、高性能碳纖維、電子玻纖、信息顯示玻璃、大尺寸石英玻璃、薄膜電池組件、鋰電池隔膜、氮化硅陶瓷等一批新材料“卡脖子”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服務了國慶閱兵、載人航天、艦船衛星、北京新機場等國家戰略和重大工程。通過持續創新,集團榮獲中國工業大獎4項、12個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國資委任期經營業績考核“科技創新突出貢獻企業”表彰。
截止目前,集團累計擁有有效專利15000項,其中發明專利超4000項,培育出低碳水泥、高性能碳纖維、玻纖、鋰電池隔膜、超薄電子玻璃、薄膜太陽能電池、氮化硅陶瓷、特種晶體材料等一批高價值專利;累計主持制訂國際標準20多項,其中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10119:2020《碳纖維密度的測定》是碳纖維領域第一次由中國主導制訂的國際標準。
希望集團廣大科技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集團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強化責任擔當,盡銳出戰,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為集團加快培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